每年進入春夏或秋冬交界時,總會聽到有人說:「又到了換季爆痘的時候了。」肌膚在這些時節開始脫皮、泛紅、出油混亂、甚至冒出久違的閉鎖性粉刺。為什麼換個季節,肌膚狀況就像情緒失控一樣?
其實,換季不只是溫度變化,更包含濕度、紫外線強度、空氣品質與生活作息等連鎖反應。你的肌膚,正處於「適應環境變化」與「重新調整平衡」的過程。如果我們忽略這個過渡期的保養策略,很容易讓肌膚出現短期內的大混亂。
肌膚是身體的第一道防線,也是最容易受到環境刺激的器官。當氣溫突然轉變時,會發生幾件事:
這時候,若保養方式還停留在上個季節,無法跟上肌膚的節奏,就會產生不穩定反應。
很多人在換季出現泛紅、癢感或紅疹時,直覺認為自己是「過敏了」。但其實這些狀況,很可能是肌膚為了調整新環境而產生的「自我防衛反應」。
與其用強效藥物壓制,不如先觀察幾天,搭配低敏保養與減法程序。真正的過敏反應通常伴隨腫脹、持續性癢感與無法用溫水洗臉的情況,若狀況輕微且幾天內緩解,可能只是皮膚正在適應。
對抗換季肌膚不適,靠的不是急救,而是策略。記住這三個原則:
此外,建議加強夜間保養,讓肌膚在睡眠時完成自我修復,是渡過換季的關鍵。
我們知道衣櫃會因季節而更換內容,但你有沒有替保養品換季的習慣?
春夏建議使用質地輕盈、控油清爽型產品;秋冬則可選擇質地稍厚、滋潤型的保濕產品。過渡季節則建議選擇「水油平衡」類型,不會讓肌膚過於清爽,也不會太黏膩。
記得,不是產品不夠好,而是時機不對。
除了外在保養,換季時期的內在調整也很關鍵:
肌膚是身體狀態的延伸,穩定的作息與良好飲食,是肌膚穩定的幕後功臣。
季節交替不必是肌膚的大敵,它其實是一個提醒:我們是不是太習慣原本的方式,忘了調整與觀察?
下一次換季來臨時,與其恐慌爆痘,不如緩下來,問問肌膚:「你現在,需要什麼?」
本篇希望能讓你在換季時少一些焦慮、多一些信任。肌膚會告訴你答案,只要你願意聽。